月季在南陽非常常見,尤以石橋月季暢銷全國,當然想養(yǎng)成月季,每個月都有要干的事,南陽月季花農的12個月養(yǎng)護計劃,收藏起來吧。這篇文章把月季1月份到12月份的養(yǎng)護管理都有很明白的寫清楚,愛月季的朋友直接辦照過來就可以了!
1月:冬剪
1月份,基本進入冬季低溫,此時大部分地區(qū)皆可冬季,但東北、西北冷的早,可在11-12月,月季枯萎-清園時一起進行。南方很溫暖,月季沒有休眠特征的,可以再等等看今年的低溫。注意,冬剪在當年低溫,埋肥則可靠后進行。如何冬剪:冬剪用鋒利的園藝剪,切口保持平整,剪完也不會黑桿,另外準備好多菌靈、石硫合劑、蠟油、愈合膠、草木灰,剪完噴灑、封在切口上,防止傷流,除此外,修剪前控水、連續(xù)晴天保持干燥,也可以降低剪后傷流。微型月季,枝條細軟、植株小,植株高度不足30厘米,多是盆栽,不宜修剪過度,先把干枯枝、病蟲枝剪掉,小側枝交叉影響的去一留一,過長的枝條可縮剪,保留15-20厘米高度,剪完噴一遍多菌靈溶液。灌木月季,就是直立性月季,比微月大,主桿粗壯,高度在40厘米以上,每年生長也比較旺盛。也是先剪干枯、病害枝,主桿下半部的多余側枝都剪掉,中上部分的交叉枝處理好,上下左右多觀察,留下好位置的枝條,多留往外伸的枝條,向內生長的枝條剪掉。
修剪后的防凍措施:
冷時間修剪,華中、華北、西北、東北的花友要做好防凍,地栽可以在根部附近放些干草、舊衣物,主桿可裹一些塑料膜或舊布。盆栽可連盆放進泡沫箱,或在盆外裹一層舊衣物,東北可放外面蓋一層被子,土壤干燥時,晴天澆點水即可,少水即可過冬。
2月:埋肥
2月也是冷季節(jié),其實12月、1月也可以埋肥,只要你家溫度低于0度,月季沒有冒新芽,都可以埋肥,冬肥埋的好,開春的月季長的飛快。
什么肥適合月季
月季喜肥,的就是魚腸(魚內臟、魚鱗魚鰓邊角料、整條魚均可)、動物shi體、動物糞便、榨油剩下的渣滓、黃豆芝麻核桃等等油性蛋白質含量高的。
注意,如果你家地栽、且溫度低于0度,低溫能持續(xù)1個月以上,可以埋生肥,也就是沒有腐熟的,低溫慢慢腐熟,不容易肥傷。如果你家是盆栽或溫度較高,不建議用生肥,選熟肥,比如漚好的魚腸、動物糞肥。
如何埋冬肥:
地栽月季,在根部30-50厘米挖一個圈,或者挖3-5個坑,15-30厘米深,埋好肥即可,如果家里有寵物、附近有野貓,埋深一些。埋好踩實,撒點草木灰或生石灰、硫磺粉、多菌靈粉都可以。
3月:換盆
3月,月季可以換盆了,個別地區(qū)比如東北、西北還很冷的,也可以再等等。如果土壤還可以,比較疏松,冬天也埋過肥,或可等到9月再換盆。月季換盆很簡單,方法如下:
選一個比原來大一圈的,如果是舊盆,提前清洗好再用。上盆前1-2天不要澆水,脫盆后,把干燥的土抓掉,底部根系抓散。
月季的舊土,不要清完,留一點護根土,把底部、外側根系抓散即可。不過要檢查一下根部有沒有疙瘩,有的話可能是根瘤,要趕緊摘除干凈,泡半小時多菌靈洗根。
上盆前,先配好土,月季正常的中大苗適合營養(yǎng)土、草炭土、泥炭土混合一些蛭石或珍珠巖即可,自制土可以用腐葉土+園土+沙子混合。土壤土壤打濕,微潮時上盆,盆底可墊一層陶粒,再鋪上一層土,把植株拿過來試一下深度,然后繼續(xù)上土填埋,壓實栽好。
潮土上盆的月季,暫時不用澆透土,可到第2、3天土壤干了再澆,如果是干土上盆,埋好就要澆透水定根,有些營養(yǎng)土澆完立馬塌了,需要再填一點。
上盆后,記得放在通風位置,土壤干燥后再澆水,暫時不要施肥,3月氣溫不穩(wěn)定,夜晚低溫時,可以套袋子保暖,一周后沒有問題,說明成功了,20-30天后可以進行施肥。
4月:催芽促筍+掐芽掐筍
4月的溫度基本在15度以上,此時月季該迅速出芽、冒筍了,如果你家的沒動靜,可能是溫度不夠,再等等;再就是營養(yǎng)不足,亦或者是僵苗了。
如果氣溫合適,不冒芽、冒芽少,可以先上點肥,15度以上,可以澆花多多1號了,小苗的話撒點奧綠318S,頭一次施肥不要太多,試探性的,可以比常用的稀一些、少一些,比如使用說明是1:1000,你可以兌水1:2000,每20天一次,看有沒有動靜。
除了施肥,還可以橫拉促筍,用繩子或鐵絲把月季枝條往外側牽引,旁邊可用小石頭之類的東西固定,注意不要拉斷了,就這樣扯著,中間位置就會冒出許多新筍。
5月:催花
前面幾個月養(yǎng)的好,5月基本就能開花了,除了個別暖和的晚、晚花品種。如果5月還沒見花苞,可以開始催花了。
月季喜光,每天保證4個小時以上的光照,花苞才冒的快,如果遇到連陰天就很困難了,地栽也沒法保證年年花都多,盆栽可以準備補光燈,每天夜晚6-10點鐘可補上2-4個小時光照。
除了光照,營養(yǎng)也很重要,有花友說冬肥也埋了,光長葉子不開花,可能是氮鉀肥太多,磷肥少了,就只顧得長枝葉去了。建議開始澆花多多2號,每隔15天澆一次,正常大小按照1:1500比例澆,小苗按照1:2000配比。
長出花苞后,可以停止?jié)不ǘ喽嗔?,這種肥用于花期前期也有肥傷的風險。此時如果花苞不穩(wěn),有變小、消苞的情況,可以噴磷酸二氫鉀,每隔10天噴一次,噴在離花苞比較近的葉子正反面,直到花苞顯色后停止。
6月份開花
6月是月季的盛花期,此時只需要賞花即可,如果想讓月季開花時間延長,中午可以遮陰,避免光照太強烈,雨天要記得遮雨,不然月季花會慘不忍睹。
營養(yǎng)充足的月季,在花期可以開好幾茬,殘花及時修剪,從花下第二片葉子處剪起,如果枝條很長,也可以剪的多些。統(tǒng)一修剪的話,下次復花也一致。如果你舍不得,只是殘一朵剪一朵,那每根枝條復花的時間也不一致,看個人選擇。
7月:扦插
7月雖然熱,卻很適合月季扦插,其實只要溫度在16-30度之間,都適合月季扦插。7月的月季基本剛開完花,修剪下開完花的枝條扦插,營養(yǎng)還有留存,用來扦插成功率更高。
用干凈鋒利的剪刀,剪一段開過花的枝條,長度在8厘米左右,上面位置留1根葉子,剪完后把上下切口都蘸一點多菌靈粉末,防止傷口感染。
準備好干凈的純蛭石或者珍珠巖、沙子、椰糠土提前打濕,不要用營養(yǎng)土(有肥力)。準備一些戳了小孔的塑料杯,底部、周身都可以戳孔,透氣用的,把潮濕的石子或土放進杯子。
用手指或筷子在土里戳個孔,然后放入月季枝條,再把土輕輕壓實,讓枝條插好,都扦插好后,都放進一個托盤,放在家里陰涼通風的窗臺,植料干了要趕緊澆濕,7月的天氣,基本1-2天就要澆一次水,也可以偶爾澆點多菌靈溶液殺菌。
月季冒芽,可能是假活,要等能從塑料杯壁看到白色毛根才算成功,當扦插15-20天左右,根系比較穩(wěn)了,再移栽到10-12厘米的小盆里,依然用素土(純椰糠或椰磚土)養(yǎng),養(yǎng)1-2個月,苗長出5片葉子時,可以移栽到18厘米的正常花盆,可用營養(yǎng)土栽種,種好1個月可以施肥,前期以緩釋肥為主。
8月:度夏7-8月都要做好月季的度夏問題,溫度高于30度(某些地區(qū)實際地面溫度可能會更高),月季也會停止生長,建議此時,剪去不必要的殘花,枯葉、枯枝剪掉,根部清理干凈,以免病蟲害滋生。
9月:除蟲害、恢復生長月季比較容易有病蟲害,9月份基本度夏結束,此時的月季弱,病蟲害可能會達到一個高峰,其實從3-4月開始,月季進入正常生長期時,就要不斷預防病蟲害的。以前采訪過幾位養(yǎng)月季的大神,他們的經驗就是,保持盆土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根部附近不要留太多枝葉,多通風,每月定期噴藥、噴多菌靈防治,或在根部附近埋小白藥,地栽一棵埋2-3勺,盆栽可埋半勺或1勺,能管1-2月不招蟲。如果已經有了蟲,前期可以徒手摘除,像紅蜘蛛這種,可以把花浸泡在水里15-20分鐘,或用純牛奶兌5倍清水噴葉子,半小時后再噴一次,2-3個小時后把牛奶漬沖掉即可。其它蟲比如薊馬、切葉蜂,可掛粘蟲板。
關于長黑斑,多是細菌、真菌造成,保持環(huán)境干燥通風,根部附近保持衛(wèi)生,不要留存落葉,距離根部太近的葉子摘掉,減少細菌傳染的幾率。也可以每月噴1-2次多菌靈殺菌,有白色粉末狀菌,可以用酒精或者達克寧擦拭、涂抹。
10月:秋花綻放大部分月季秋天還可以再開一茬,不過也有每年只開一次春花的,大家可根據(jù)自家的品種來進行養(yǎng)護。不管怎樣,10月都是月季生長的時期,施肥復壯,才能過好冬天。
十月份開花的品種,也可以澆花多多2號催花,有花苞的可以噴磷酸二氫鉀繼續(xù)催花,開完花后記得盡快剪掉,避免營養(yǎng)過度流失,造成苗子瘦弱。
不開花的品種,十月也可以施肥,以花多多1號、奧綠318S為主,不要用磷肥,把枝條坐壯為目標,低于15度停止施肥。
11月:入冬準備11月,基本入冬,但南北氣候還是差別很大的,東北和西北地區(qū),如果已經進入全年平均低溫,就要趕緊進行清園-冬剪了,其他地區(qū),月季沒有明顯休眠特征的,就暫時不要輕舉妄動,等年平均低溫來臨時,再開始行動。
12月:清園清園,顧名思義就是清理花園,就算沒有花園,只是花盆,也是要清理的,這個過程很重要,因為月季容易染病蟲害,冬天清園,防止細菌蟲卵在土里繁殖、蟄伏,為第二年的健康打下基礎。清園的時間:我國南北氣候差別大,入冬時間不同,當月季開始大面積黃葉、落葉時,說明可以進行清園了。東北、西北可能在11月進行,華北、華中華南可能在12月進行,南方比較暖和,月季可能不會黃葉休眠,那就不需要清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