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季為常綠或半常綠灌木科,部分有刺,連葉柄長約15 cm,小葉基多為圓形且具尖銳鋸齒,外表多呈鮮綠色、無毛狀態(tài),單生或簇生花朵。月季花梗通常為綠色,長約4 cm,北方與南方開花時期有所不同。現將月季的生長習性、繁殖方法以及露地栽培技術介紹如下。
月季的生長習性
月季是薔薇科灌木的1種,生命力頑強,可四季開花,因此又被稱為月月紅。我國是月季的主要產地,月季品種繁多,可分為豐花月季、壯花月季、藤本月季、微型月季、灌木月季以及雜種香水月季六大系統。月季能在多種土壤及光照環(huán)境下生存,尤其是在陽光充足、土壤有機質較豐富的環(huán)境中繁殖較快。但生長過程中要避免長時間的強光照射,Zui佳生長溫度為22℃左右。月季耐寒性較好,在我國西北部寧夏地區(qū)繁殖較好,溫度5℃以下時可進入休眠狀態(tài),不影響根部發(fā)育。
月季種植技術
3.1 種植前技術處理
3.1.1品種選擇根據種植地的溫度、光照、水分等基本條件選擇合適的月季品種。如寒冷地區(qū)要選擇耐寒性強的品種,如豐花月季,其聚狀花頭可幫助抗寒,同時抗高溫。
如種植地區(qū)較干旱或地質條件較差,則應選擇根系發(fā)達的藤本月季。
3.1.2種植地處理種植前要將土壤翻耙好,做成高40 cm、長Im的畦。同時,施足夠的農家肥作底肥,也可加適量的二銨。畦的大小及土壤施肥量要參考當地的土壤特性。每畦栽種月季兩行,株距40 cm、行距50 cm。
3.1.3月季苗定植、修剪和消毒。定植時間可選擇在3—4月或9—10月,扦插深度通常為插條長度的2/3。不帶土月季苗嫁接或種植時,應先在根際放細沙,然后再進行回土壓實處理,并淋足水分促進根系生長。栽種前,要對月季苗進行適當修剪,去除爛枝、病枝,確保幼苗完好。可選擇適量生根粉進行浸根處理1~2 h,然后噴灑600倍多菌靈或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液2遍進行消毒。3.2種植后管理3.2.1 肥水管理 由于月季產花較多,只有保持充足的水分和養(yǎng)分才能夠確?;ㄙ|優(yōu)良。月季開花期間,應施適量的鉀肥以促花。具體措施如下:在月季休眠期,每667 IIl2施適量的農家肥及30 kg左右復合肥;在月季開花階段,應追施足夠的農家肥以確?;ǜ康臓I養(yǎng)。肥料充足時,月季花大且鮮艷,耐寒、耐熱能力也會提高。在月季早期生長階段,為促其早期生長,通常在月季萌芽前施適量的無機肥。在我國寒冷地帶,深秋霜降前還要追施1.5~3.0 mg/L磷酸二氫鉀溶液。這樣可以促使月季枝葉繁茂,抵抗能力提高。
澆水必須及時,且要澆透。我國地域廣闊,地質條件相差較大,澆水次數、澆水量要視月季品種和土壤吸收情況而定。同時,澆水時間應盡量避開中午陽光直射時,選擇在早上或晚上澆水。
3.2.2生長期修剪技術生長期必須進行適當的枝葉修剪,才能確保月季正常生長。
(1)月季幼苗期的整形修剪:幼苗主干處僅留3條較粗枝條作為主枝,其余全部剪除。主枝上同樣留3~4條生長較好的枝條作為側枝,以此類推將月季花枝修剪成倒塔形花冠。
(2)月季休眠期的修剪:及時剪掉病枝、枯枝,以及花枝上的側蕾、側芽、插穗基部自生根及砧木抽發(fā)的萌蘗。主枝留50 cm左右剪頂。
(3)月季生長期尤其是夏季較炎熱地區(qū)的修剪:應及時剪掉盲枝、不必要的細弱枝,確保其他枝葉營養(yǎng)充足。通常在花枝0.5 m左右處折而不斷,同時控制折枝部位新芽的生長。新梢粗壯后進行剪除處理。同時,對月季幼苗要進行摘蕾處理,花謝后及時剪掉殘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