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季花,被譽為花中皇后,在我國有著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,文化氣息濃厚,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。在原生我國的薔薇科“三姐妹”薔薇、月季、玫瑰中,出現月季的記載略微比玫瑰、薔薇要晚,然而,Zui遲在漢代也已經被宮廷大量栽培。
西漢著名辭賦家司馬相如的《上林賦》:“玫瑰碧琳,珊瑚叢生”,記載了漢武帝時期上林苑的優(yōu)美景象;《子虛賦》:“其石則赤玉玫瑰,琳瑉琨吾”;另外漢代的《西京雜記》也有關于薔薇的記載,只不過古人對玫瑰、薔薇、月季沒有細分,“同名異株”現象較為廣泛,現在關于Zui早“月季”記錄為北宋“紅杏尚書”宋祁著的《益都方物略記》:“此花即東方所謂四季花者,翠蔓紅花,屬少霜雪,此花得終歲,十二月輒一開?!?,后來以月季來命名。
月季花從歷史發(fā)展來看,應該是古代園藝匠人從薔薇科中選出的優(yōu)異品種,在宋代開始普遍盛行,到了明代,月季選育品種越來越多,到了清代開始被引進歐洲,據《花卉鑒賞詞典》記載,月季于1789年,中國的朱紅、中國粉、香水月季、中國黃色月季等四個品種,經印度傳入歐洲。
歐洲雖然早就有薔薇和玫瑰的記載,可惜是一直突破不了每月開花的難題,中國月季非??少F的生物特性是可以連續(xù)開花,因此,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,歐美各國紛紛從中國引進或者收購月季品種,然后進行雜交,精心培育,現在月季品種已經達到一萬多種,園藝技術遠遠當先我國,雖然中國月季被稱為“世界月季之母”,可是也確實讓人汗顏。
月季花作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,風姿綽約,花色嬌艷,連續(xù)開花,不畏嚴寒,堅忍不拔,氣質出眾,因此受到文人墨客的熱情謳歌,歷代關于月季的詩詞也是不勝枚舉,我們就略微擷取幾首,以饗讀者。
北宋文學家文壇領袖蘇軾,在詩詞書畫文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,其文縱橫恣肆,酣暢淋漓;其詩題材廣闊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比喻,獨具風格,尤其是詞作開豪放一派。然而,也有不少詩作婉約清麗,比如關于月季的詩作就是其中之一:
《月季》
【宋,蘇軾
花落花開無間斷,春來春去不相關。
牡丹Zui貴惟春晚,芍藥雖繁只夏初。
唯有此花開不厭,一年長占四時春。
蘇軾喜歡月季,他的弟弟蘇轍和兒子蘇過都喜歡月季,蘇轍寓所后面的月季被砍伐后死而復生,于是賦詩一首《所寓堂后月季再生與遠同賦》,其中結尾為“及春見開敷,三嗅何忍折?!?;蘇軾的三兒子蘇過讀后和詩一首《次韻叔父月季再生》,Zui后一句“不似玄都花,蔌蔌那容折?!?,二人都認為月季花太美,讓人“不忍折”、“不容折”,然而蘇軾也來湊熱鬧,同樣和詩一首《次韻子由月季花再生》,其中Zui后道“聊將玉蕊新,插向綸巾折?!保徽J同二人的看法,折了一枝月季花插在頭巾上,更顯得詼諧瀟灑,頗有唐詩“花開堪折直須折,莫待無花空折枝?!敝?。限于篇幅,筆者未能全錄詩文,有興趣可以自行搜索。
張耒是“蘇門四學士”(秦觀、黃庭堅、張耒、晁補之))之一,風格卻婉約濃艷。他也有關于月季的詩詞,對月季贊譽有加,稱贊為天上仙花:
《月季》
【宋,張耒
月季只應天上物,
四時榮謝色常同。
可伶搖落西風里,
又放寒枝數點紅。
北宋政治家詞人韓琦也有一首關于月季的詩詞,熱情謳歌月季的四時不敗,不輸于牡丹和菊花:
《中書東廳十詠其四四季》
【宋,韓琦
牡丹殊絕委春風,
露菊蕭疏怨晚叢。
何似此花榮艷足,
四時長放淺深紅。
《臘前月季》
【宋,楊萬里
只道花無十日紅,此花無日不春風。
一尖已剝胭脂筆,四破猶包翡翠茸。
別有香超桃李外,更同梅斗雪霜中。
折來喜作新年看,忘卻今晨是季冬。
楊萬里是南宋“四大中興詩人”之一,著名政治家,力主抗戰(zhàn),憂國憂民,詩詞風格清新自然,淺顯易懂,富有幽默情趣,被后人譽為“誠齋體”,此首《臘前月季》被認為是贊美月季的Zui佳詩詞之一,尤其是“只道花無十日紅,此花無日不春風?!睘槿朔Q道,表現了詩人的樂觀豁達和敢于抗爭的高貴品質。
《和正仲月季花》
【宋,舒岳祥
風流天下真難似,惜向籬邊砌下栽。
依舊風情三月在,斬新花葉四時開。
莫嫌綠刺傷人手,自有妍姿勸客杯。
不擬折來輕落去,坐看顏色總塵埃。
詩人題注:此花以四時季月開,亦名長春。一種白色,又名月桂。陳簡齋詩所謂“人間跌宕簡齋老,天下風流月桂花。一壺獨向叢邊盡,細雨霏霏濕暮鴉”者是也。
關于月季的詩詞還有很多,限于篇幅,不能一一列舉賞析,摘錄幾首,略作評析,管中窺豹,品評月季之美,追慕古人之風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