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三角梅爆花的養(yǎng)護管理技術

三角梅又名葉子花、九重葛、三葉梅、三角花等,為紫茉莉科,木質(zhì)藤本狀灌木,莖有彎刺,單葉互生,卵形全緣,頂端圓鈍;花色艷麗,品種多樣,花期可從11月起至第二年6月;喜溫暖濕潤、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,不耐寒,南方地區(qū)可露地栽培越冬,其它地區(qū)都需盆栽和溫室栽培,以排水良好的砂質(zhì)壤土zui為適宜;常見的品種有橙桑巴、口紅蝶、漳紅纓、橙粉公主、雪紫、落日、不甜西瓜、蘋果花、馬斯等。許多人栽植三角梅就是喜歡它開花量多,顏色鮮艷,給人一種熱情奔放的感覺,無論是在庭園、街道、公園、陽臺等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,但也有人會說為什么我養(yǎng)的三角梅不怎么開花或者開花量很少,這其中主要原因還是沒做好日常的養(yǎng)護管理,缺乏養(yǎng)護技巧,那么三角梅該如何養(yǎng)護才能花枝招展呢,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。

三角梅爆花的養(yǎng)護管理技術(圖1)

土壤:

三角梅喜疏松肥沃、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,栽植時可使用園土、腐葉土和沙按照5:3:2的比例或泥炭土、腐葉土、沙和珍珠巖按照5:2:2:1的比例摻拌均勻進行栽培;此外為提高土壤肥力還可以加入適量的有機肥或磷鉀肥打底,既能提供充足的養(yǎng)分,又能保證土壤有良好的透氣性和排水性,更適合三角梅的生長。

水分:

三角梅對水分的需求較高,在生長期要保持土壤濕潤,但也不能澆水過多,避免積水導致三角梅葉片脫落、根腐或出現(xiàn)徒長,應根據(jù)季節(jié)和天氣變化做到科學合理的澆水;在春季三角梅生長加快,可間隔3-5天澆一次水,避免澆水不足導致落葉;而在夏季氣溫高,水分蒸發(fā)快,需水量大應間隔1-2天澆一次水,保證水分供應;秋季氣溫降低,在花芽萌發(fā)前要進行控水,當葉片打蔫之后再進行澆水,此時澆水一定要澆透,如此反復操作三角梅就會分化出大量的花芽,大概持續(xù)3-4周,待花芽大量萌發(fā)后轉為正常澆水,以此來達到促花的目的。若秋季不注意控水,土壤濕潤根系吸收氮元素多,就會不斷地長出新葉,便很難開花;若土壤干燥則根系吸收磷鉀肥多,便能夠抑制葉片的生長,從而促進花芽的分化,這也就是濕長葉子干長根的原理。

肥料:

三角梅喜肥,在生長期要及時施肥來補充營養(yǎng),施肥時遵循“薄肥勤施”的原則,避免過量施肥導致燒根;在春季每間隔15-20天施一次氮肥,促使植株快速生長;進入秋季在花芽分化前增施磷鉀肥,停止使用氮肥,避免徒長,促進花芽分化和開花,施肥量要有所增加,不僅可延長花期,而且還可以促進枝條木質(zhì)化,提高植物的抗寒性,待冬季溫度降低后可停止施肥。

光照:

三角梅喜光,同時也要避免暴曬,充足的光照有利于三角梅的生長和開花,但夏季中午的烈日強光可能會灼傷葉片,因此可搭設遮陽網(wǎng)來減少光照強度;在生長期三角梅光照充足則長勢強,葉片翠綠,花量大,相反若長期處于隱蔽狀態(tài)缺乏光照則很容易出現(xiàn)徒長,枝條變的細弱,葉片稀疏,開花少甚至不開花。

溫度:

三角梅生長適溫為20-30℃,當夏季溫度高于35℃時,要及時采取降溫措施,當溫度低于10℃,花芽分化基本停止;冬季低于5℃會出現(xiàn)落葉,若長時間處于3℃以下,則易造成凍害。

修剪:

三角梅生長迅速,修剪時應根據(jù)栽植區(qū)域、季節(jié)、長勢情況而定,在春季發(fā)芽前,主要以輕剪為主,去掉干枯枝、細弱枝和病蟲枝,有利于新芽生長;夏季因雨水條件好,三角梅會進入瘋狂生長狀態(tài),可通過重剪和打頂(10cm左右)的方式來增加受光面積和通風透光,促進側枝的生長,有利于豐富植株的結構,增加開花點,從而形成更多的花序;秋季對其進行定型修剪,使植株更加美觀;而冬季在花后對頂梢進行短截,以刺激側枝側芽萌發(fā),同時剪除生長過密枝條、細弱枝等,減少不必要的營養(yǎng)消耗,留下較為粗壯的枝條。

來源:植保新聲帶

聲明:月季網(wǎng)致力月季產(chǎn)業(yè),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,版權歸原作者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

月季網(wǎng)

月季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