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春季月季抹芽全攻略!抹芽后的施肥管理

天氣漸漸回暖,雖然還沒到荷花出水的時候,但是春天的氣息已經(jīng)讓許多植物們探出小腦袋,相信花友們家里的月季也已“按捺不住”,嫩紅的新芽都開始冒頭了~

看著這些健康的芽點們,不少花友在欣喜之外卻還有著一些小擔憂:是不是該抹芽了?抹芽到底要怎么操作?

首先要搞懂原理:什么是抹芽?為什么要抹芽?

春季月季抹芽全攻略!抹芽后的施肥管理(圖1)

月季經(jīng)過冬季休眠,根系儲存了大量養(yǎng)分,春天回暖時,這些養(yǎng)分會優(yōu)先供給新芽。但芽點過多會導致養(yǎng)分分散,影響開花質(zhì)量。抹芽其實就是通過摘除部分生長出來的芽(主芽或者側(cè)芽)來促進植株生長出更多的芽苞或者開花更多更好的一種手段。所以抹芽的核心目的是合理分配資源,讓好芽開好花! 

抹芽的底層邏輯

頂端優(yōu)勢:月季主枝頂端的芽會優(yōu)先吸收養(yǎng)分,抑制側(cè)芽生長。適當抹芽可打破這種平衡,促使側(cè)芽發(fā)育。

光合效率:密集的芽點會遮擋葉片光照,降低光合作用效率,導致植株整體羸弱。

但并不是所有類型的月季都適合抹芽的。

一些豐花月季、藤本月季——如果汁陽臺月季、幻紫、安吉拉月季等等,

它們天生就是爆花體質(zhì),盲目抹芽反而會讓花量打折扣。

而對于切花月季、大花月季——如緋扇月季、黑巴克月季彩云月季等來說,若保留過多側(cè)芽,營養(yǎng)就會分流,相應的,后續(xù)開出來的花朵花徑就會變小。

春季月季抹芽全攻略!抹芽后的施肥管理(圖2)

這時候適當抹掉側(cè)芽能讓主芽吸收更多的營養(yǎng),花就能開得又大又標準,和花期疏蕾是差不多的道理。  

一句話總結(jié):抹芽不是必選項!先看品種,再看需求,新手不抹也能賞花!

既然抹芽并非必須操作,那就要分情況來,下面就列舉了幾種典型情況來分析。

01追求“一枝一花”的極致切花體驗

這類情況適用于種植了切花月季、大花月季的花友。這部分花友很多都是想要在花期時能夠切花欣賞,希望幾朵就能形成一個很好的瓶插效果。

因此,我們的目標就是想看幾朵花,就留幾個強壯的芽。

我們可以抹去一些比較瘦弱的不健康的芽,把一些非常健康壯實,并且飽滿程度相近的芽留下,余下的瘦弱的芽就可以輕輕掰掉,把養(yǎng)分都集中留給需要開花的芽點,這樣它們就會在春天整齊標準地開出你滿意的花花。

02分枝處芽點過于密集

很多花友在冬剪時候不舍得下狠手,留下了很多小分叉。到了春季萌芽期,這個分枝處又恰好是容易萌發(fā)芽點的部分,可能一個節(jié)點長了七八個芽點,不僅瘦弱還顯得非常雜亂。

那么像這些芽點你就可以篩選一下,留兩個長勢差不多的、強壯的芽點,其余的弱小芽點都可以掰掉,因為即使留著,這些芽點也容易發(fā)育不良,又細弱又不開花。

這樣的操作需要趁早進行,對植株的影響較小,也不會讓養(yǎng)分過多的浪費。

03芽點也要“搶椅子”?

一般芽點都是在枝條上錯落有致地冒出來,一個芽點一個芽,但是總有特殊情況出現(xiàn),一個萌發(fā)點冒出了2~3個擠在同一處的芽點。

若是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不用猶豫,只留zui強壯的一個!否則嫩芽互相爭搶營養(yǎng),zui后的結(jié)果很有可能是一個都長不好。

春季月季抹芽全攻略!抹芽后的施肥管理(圖3)

后續(xù)的肥水管理

花友們會想到“要不要抹芽”恰恰說明了月季正在茁壯生長,不管實際有沒有抹芽,這個時候的水肥是一定要跟上的,營養(yǎng)充足了才能開出令人滿意的美麗花花~

新手花友:建議使用專用水溶肥,里面包含了大部分月季生長所需要的微量營養(yǎng)元素。

進階花友:可以在月季的不同生長階段使用不同的肥料。

復合肥料(生長型):

月季剛開始發(fā)芽展葉到花苞萌發(fā)前,需要瘋狂抽枝生長,對氮肥需求較高,這時可以選用高氮的生長型復合肥料。

大量元素水溶肥(促花型):

月季開始孕育花苞時,需要磷肥促進花芽分化,想要提高開花率就可以選擇高磷的促花型水溶肥。

大量元素水溶肥(壯根型):

當花苞透色以后,選用高磷鉀的壯根型水溶肥,一方面可以保障開花所需求的大量養(yǎng)分,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根莖的生長,為再次復花做準備。

在水肥充足的情況下,所有的芽點都能夠長得好~植物也有自身的調(diào)節(jié)機制,在某些情況下它們會自己舍去細弱的枝條,我們?nèi)藶榈厝ジ缮妫苡锌赡軙`傷潛力芽,不如放手,靜待花開~ 

來源:天狼說月季

聲明:月季網(wǎng)致力月季產(chǎn)業(yè),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,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

月季網(wǎng)

月季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