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5月,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將在崇明拉開帷幕

今年5月21日,以“花開中國夢”為主題的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將在崇明區(qū)拉開帷幕,這也將是首次在島嶼上、鄉(xiāng)村中、森林里舉辦的花博盛會。從“秋明空曠間”的鄉(xiāng)村野色,到“一心、一軸、六館、六園”的萬花之園,在世界級生態(tài)島上,一幅8840畝的闊達畫卷,正在譜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頌歌。

5月,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將在崇明拉開帷幕(圖1)

花博會三大主場館建設正如火如荼。記者近日前往崇明探園后感受到:5個月后,市民游客不僅僅能看花草、賞山水、尋味風景,無論身處哪個角落,都能盡情感受“綠色”與“生態(tài)優(yōu)先”的氣息。

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籌備組辦公室主任陳群介紹說,從空中俯瞰,花博會“六館”之一的世紀館形如展翅欲飛的彩蝶。它臨水而建,掩映于花海之中,與周邊豐富多樣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融為一體。

如今,“蝴蝶翅膀”已褪去清水混凝土的雛形,被一層棕色泥土覆蓋。別看這土十分厚實,其實是采用了特殊配比的“輕質土”?,F場技術人員解釋,其重量僅為一般泥土的1/4,透氣性強、保水性好。等到春暖花開時,土層上將分區(qū)域栽種珍饈花卉植物,呈現“蝶戀花”的大地美景?!昂钡碾p翅化身為步道,可直達世紀館頂部的觀景平臺。

復興館融入傳統紙藝設計理念,見棱見角,塑造層疊激蕩的坡屋面,寓意波瀾壯闊的偉大歷程,主要用于室內展示功能,面積達1.5萬平方米。竹藤館演繹了竹科技與竹時尚,以現代竹藤工藝和3D打印技術建造。隨著占地5000平方米的景觀綠化工程啟動實施,從全國精挑細選的42種竹子匯聚一堂,再現“梢云聳百尋”的風雅?;ú﹫@區(qū)入口也在加緊建設中,四個樹葉狀的建筑寓意枝繁葉茂,今后作為游客集中接待區(qū)域,承擔售票、問詢、商業(yè)零售、志愿者服務等功能。

映山紅花賞贛景、蒔花六趣姑蘇情、云夢花開昭瀟湘、水墨新韻展徽風……未來,大家漫步于室外展園,能領略到中國各地獨具特色的園藝風格,體味中國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。目前,已有33個展園陸續(xù)進場開工,整體建設將于3月底之前收尾。

廣西展園項目經理梁國源介紹,遠道而來的羅漢松已栽種完成,當下要確保它們安全過冬??紤]到廣西崇明兩地氣候差異較大,在此次寒潮前夕,園丁們還為羅漢松裹緊了“冬衣”。園內選用羅漢松、八月桂、金花茶、蘭花等特色花卉,充分展現廣西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獨特地貌。

貴州展園是進度較快的園區(qū)之一,整體輪廓已經顯現,建設進度增至七成。從高空俯瞰,園內流暢的曲線道路在綠樹叢中蜿蜒伸展,竹子編織而成的廊檐、片片相連的傘狀裝飾頂棚清晰可見。山東展園的幾株百年泰山松也安家落滬,由于崇明土壤比山東更為松、軟,展園工作人員及時置換了適宜的土壤,等開春后種上花草,為古松做伴。

格外令人關注的是7萬平方米的智能溫室大棚,這里一片生機盎然。園丁們撒下花籽,種下花苗,通過調控溫度、光照、水分、肥料,確保盛會期間花開爛漫、花香四溢。

這個大棚承擔著花博會的主要供花任務,同時是展現上?,F代農業(yè)花卉產業(yè)的標志性工程,可自動澆灌、自動施肥、苗床自行移動,代表著我國農業(yè)高度智能化的管理水平。

前期,花博會花卉組對2500多種花卉進行了試種,選出1000多種,用于布置98個花卉景點、200余個花境等。根據藍圖,本屆花博會的花卉施工面積達120萬平方米,其中精品區(qū)11萬平方米,種植花卉苗木2000余萬株。

聲明:月季網致力月季產業(yè),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

月季網

月季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