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蘭花,別名:白緬花、白蘭、緬桂花、天女木蘭、黃葛蘭,黃果蘭等。屬于木蘭科含笑屬的常綠喬木,由黃玉蘭和山含笑自然雜交得到,生長在華南、西南及東南亞地區(qū),高可達(dá)17--20米,枝廣展,呈闊傘形樹冠;胸徑可達(dá)50厘米;樹皮灰色;揉枝葉有芳香;嫩枝及芽密被淡黃白色微柔毛,老時(shí)毛漸脫落。葉薄革質(zhì),淺綠色,長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,花白色,極香;花被片10片,披針形,花期5-10月,夏季盛開,通常不結(jié)實(shí)。我國南方多見,其易生長,易碎,路人多采之。
白蘭花樹和白玉蘭樹的區(qū)別如下:
1、種屬不一樣。二者都屬于木蘭科,但是屬不一樣,白蘭花屬于含笑屬,白玉蘭屬于木蘭屬。
2、落葉與否。白蘭花屬于常綠喬木,白玉蘭屬于落葉喬木。
3、花期不同。白玉蘭屬于早春花期,一般1月到4月,在氣溫較高的南方,12月至翌年1月即可開花。白蘭花則屬于夏秋花,一般在5月到10月開花。另外白玉蘭開花時(shí)間很短,只有10天左右。
4、花朵大小。白玉蘭的花朵很大(直徑可達(dá)12-15厘米),白蘭花瓣長只有3厘米左右,二者都是具有芳香的樹種,白玉蘭花香略淡,白蘭花的香味更好聞更濃一些,過去江南女士常把它穿在細(xì)細(xì)的鋼絲上,然后掛在胸前的衣扣上。
白玉蘭先花后葉,花潔白碩大、美麗且清香,早春開花時(shí)猶如雪濤云海,蔚為壯觀。在我國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歷史,為古時(shí)常在住宅的廳前院后配置,名為“玉蘭堂”亦可在庭院路邊、草坪角隅、亭臺(tái)前后或漏窗內(nèi)外、洞門兩旁等處種植,孤植、對(duì)植、叢植或群植均可。再加上非常耐寒,因此在北方被大規(guī)模綠化栽植,是庭園中名貴的觀賞樹。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白玉蘭很少作為盆栽,因?yàn)槭锹淙~喬木,再加上白玉蘭枝條的愈傷能力差,不耐修剪,因此相對(duì)白蘭花來說,做盆栽較少。而白蘭花四季常綠,花香怡人,花朵小巧,非常適宜做盆栽。
如需河南白玉蘭批發(fā)價(jià)格詳情可咨詢南陽宛農(nóng)苗木種植基地,咨詢熱線:135256960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