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苗和定植選擇生長情況良好,腋芽沒有伸出、帶5個小葉以上復葉的芽,上方留1-2厘米,下部留2-3厘米剪下。樹狀月季批發(fā)商告訴你經消毒后,在下切口上蘸上生根劑,插入預先浸足水的7.5厘米或10厘米的巖棉缽內。巖棉缽為正方體,四周由不透水的PVC膜包裹,上下露巖棉。月季插入深度約2厘米,放置在間歇噴霧的苗床上,保持18℃以上的溫度,經30-40天的時間,有根從巖棉缽下部伸出來,腋芽抽出小枝,此時可用EC值0.8-1.0ms/cm的營養(yǎng)液給插穗施肥,待枝條伸出5厘米以上后,便可準備定植了。
巖棉板放置在高50厘米、寬40厘米的苗床上,苗床為封閉式,在一端或下部留有出水孔,可以將多余的營養(yǎng)液集中排出。在巖棉板上可以定植一行,也可以定植二行,但一定要保證每株苗能擁有3-4升的巖棉,來滿足月季吸收養(yǎng)分和水分的需要,也可以以此為標準來確定其密度,苗床之間的距離一般為80厘米-100厘米,需要給同化枝留出充分的余地。
如果使用新的巖棉板的話,使用之前需用pH值5.5-6.5,EC值1.0-1.2ms/cm的營養(yǎng)液浸泡后再定植。定植后1周內只供清水,待根扎進巖棉板后開始供營養(yǎng)液。營養(yǎng)液的供給方法是:每天從上午8點開始,下午7點結束,分10次供液,每次供液時間為10分鐘,由直徑1.5-2厘米的可控滴管輸液。幼苗時,從定植開始30-40天內,可以少量供液,每天每株苗約需營養(yǎng)液100ml;成株每天每株苗約需營養(yǎng)液300-600ml,夏天需要的營養(yǎng)液約600ml,冬天只有夏天的一半左右。
植株管理當月季長到30厘米高或開花以后,將月季的枝條從基部折彎,使之倒向步道兩側,這種枝條稱為同化專用枝,它的作用是為植株提供營養(yǎng)物質,不作為采花用枝條,同化枝上的腋芽不用整理,可以放任其生長,如果不是病蟲為害,一般不會落葉,每株苗要求的至少同化專用枝是2-3條,密度小的同化專用枝可以適當增加。當同化專用枝有了保障以后,在植株基部向上長出的枝條就可以作為花枝使用了。當花蕾發(fā)育到一定程度,且達到出花的標準時,便將花枝從基部剪掉,達不到出花標準或受損傷無法成為商品花的可以從基部折彎,使之成為同化專用枝。由于采花的位置總是在植株的基部,所以操作十分簡單,不用修剪植株的形狀,這將給規(guī)范化的生產帶來許多方便,這種栽培方法就叫拱型栽培法。
相關文章: